張邦廉 解禪說道話易經

張邦廉 解禪說道話易經

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

《碧岩錄解》第九十,智門般若體用(下)



  簡單說,禪法和方術的結合,是印度佛學與中國道術最早的結合,但這次接觸並沒有觸及思想的核心。這樣一直到了魏晉之際,才開始有了新的轉變。因為自魏晉以來,由於何宴、王弼等人的提倡,清談之風漸盛。清談的起因雖然很複雜,然在思想的主要脈絡來看,不外於反對漢代的訓詁,及痛感儒學的衰落,而逼出道家思想來安慰人心。

  佛教在這樣一個風氣轉變的時候,一方面為了適應環境,一方面由於在民間已有相當的基礎,所以便逐漸也開始脫離方術,而轉往士大夫去發展。但這時士大夫社會陶醉在玄學清談中,很少再有人推崇那種安般守意的禪法了。因此佛教想要與玄學合流,便須拿出一套清談的工夫來。幸而佛教中的「般若」思想和老莊的玄學相近,適於清談,且這方面的儲藏比禪法還要豐富,只要風氣一轉,便立刻由和方術相混的漢代佛教,變為高談清靜無為的魏晉佛學。這種般若思想與老莊玄旨的結合,也就是佛教在中國玄學化的真正開始。

  佛道思想的合流,以及佛教在中國的玄學化,並沒有立刻為佛道思想的提升貢獻什麼新的元素。這是由於當時的名士和名僧不論是以佛解老莊,抑或以老莊解佛,率皆是以「無」為本的關係。如晉書王衍傳記載:

「魏正始中,何宴王弼等,祖述老莊立論,以為天地萬物,皆以無為本。無也者,開物成務,無往而不存者也。」

  至於般若思想本以性空為主,但據劉宋時的曇濟分析,當時的般若學有本無、本無異、即色、識含、幻化、心無、緣會等七宗,這七宗的學說,便都是以「無」為立論的中心。而這個無字,本不易把握,再加上清談之風的影響,因此易流於虛無。魏晉名士由曠達、放誕、而至於頹廢,固無足論;然影響所及,就連當代的許多名僧,也往往走入玄學的迷宮,失去了佛學的正旨。

  這時,僧肇出現了,這個出現意味著「人天從此見空生」。他本是鳩摩羅什的大弟子,但在未遇羅什前,已通老莊,後來又隨羅什精研三論,維摩,般若各經。由於他天資敏悟,才情洋溢,因此不僅能「蚌含明月成珠」,成為當代真正融老莊、般若於一爐的先驅;同時又有玄學的風雅,所以能像「兔子懷胎」直接傳承老莊,用極優美的文字,寫極艱深的佛理。

  他的四篇論文是,物不遷論,不真空論,般若無知論,和涅盤無名論。

  要瞭解僧肇的整個思想間架,沒有一點現代哲學和物理的深厚素養,坦白說是不可能的。譬如他在「物不遷論」中說道:

「傷夫人情之惑也久矣!且對真而莫覺,既知往物而不來,而謂今物而可往,往物既不來,今物何所往?何則?求向物(過去的東西)于向,于向未嘗無,責向物於今,於今未嘗有。於今未嘗有,以明物不來,於今未嘗無,故知物不去。覆而求今,今亦不往,是謂昔物自在昔,不從今以至昔,今物自在今,不從昔以至今。」

  簡單看,與僧肇物不遷思想最接近的,毋寧即愛因斯坦的「時間不流動論」。愛因斯坦認為時間不會流動,因此一般人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經驗都是本質的幻象。那麼僧肇呢?當然,表面看僧肇是在針對「無常」提出他的見解,也就是說,儘管像一般人所認識的那樣,在宇宙中的任何一物或許是因緣和合,瞬息生滅的;但這只是人們帶著無常的眼鏡去看它們,而事實它們在某一時刻的存在,卻是永恆不變的。這就好像同是一條河流,一面是水勢滔滔,沒一刻靜止;然另一面卻又是亙古如斯,未嘗有一刻變化,於是在這變與不變之間,僧肇就地一轉,把這個無常的物,注入了永恆的常流。

  永恆的常流,是什麼呢?一個說法是永恆屬於一,一是全體,所以,永恆屬於全體。因此從現代物理的角度看,這就像一個「場」,如引力有引力場,電磁有電磁場等,而物質則是其上的一束能量。能量或物質會生滅,但場不會。既然如此,物質會生滅,所以「即萬物之自虛」,那麼,什麼是「真」呢?他說:

是以聖人乘真心而理順,則無滯而不通;審一氣以觀化,故能所遇而順適。...如此,則萬象雖殊,而不能自異。不能自異,故知象非真象,象非真象,故雖象而非象。」

  這裡看得出僧肇的高明,既然象非真象,象而非象,是因為「不能自異(注)」,那麼反過來,什麼是真?什麼是存在?什麼是創造自己的真實?答案自然也很清楚,只有樹木往天空尋找孤獨的與眾不同,那就是:「獨一無二」。


注:不能自異其實也就是缺少自性,這就自然讓他和慧能的思想有著一脈相連的關係。



>點此獲取免費電子書< 

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

《碧岩錄解》第九十,智門般若體用(上)



僧問隨州智門禪師:「如何是般若體?」
智門云:「蚌含明月。」
又問:「如何是般若用?」
智門云:兔子懷胎。

  智慧是一種「逆向整合」的能力,這在今天的時代,可以從市場經濟看得很清楚,譬如以「淘寶」為例,淘寶是下游的智慧行銷平臺,卻可以整合上游的生產事業,即為逆向整合的一個明證。由此可知,人類思想與學術的發展,也應該走相同的路子,只有今天去整合古代,而絕無由古代去支配現代的的道理。


  大乘佛學的核心思想是「空」,空是什麼呢?簡單講,空是加在一個人身上的「內部空間」。這意思是說:

1、 行為上,毫無疑問,我們都活在一個「四維時空」裡,並且受它的限制和約束。
2、 但人類有精神和心智活動,說明人類實際該有的空間維數可能大於四維。
3、 這些比四維多出來的維數,便將轉為所謂的「內部空間」,內部空間因人而異,它的維數和性質將決定一個人的精神和心智。
4、 內部空間的活動,會受到身體感官,如眼耳鼻舌身意、色身香味觸法等等的擠壓而變形。
5、 所謂修行,其實就是在感受、觀照自己的內部空間,這須要讓自己屏除外界的干擾保持寧靜。


  然而,空間畢竟只是個概念,描述空間須要「幾何」。大乘提出了空間的概念,卻缺少具體的幾何,因此,就恰恰給了老莊思想一個主要的著力點,來彌補大乘本身先天的不足。至於為何老莊思想含有幾何的理念在內呢?原因是:

1、 老莊的核心思想是「無」,而幾何學本來也就是個無中生有的東西。比如我們講幾何的基礎是點、線、面,那麼「點」是什麼東西呢?點其實就是「無」,因為它沒有體積、不占空間,事實上,點在幾何學本身也是個沒法定義的概念。
2、 點雖然無法定義,重要性卻不容抹滅,因為它開創出幾何和分析。如晉書王衍傳記載「魏正始中,何宴王弼等,祖述老莊立論,以為天地萬物,皆以無為本。無也者,開物成務,無往而不存者也。」就完全可以用「點」作「無」而一目了然。


  由上可知,大乘佛學和老莊道家的融合原本就應該是歷史的必然。至於跨出這第一步的,則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一位代表性人物僧肇。

  一片虛擬絕謂情,人天從此見空生。
  蚌含兔孕深深意,曾與禪師作戰爭。

  依據一般的公認,佛教開始傳入中國,是在漢明帝永平年間。這時,自武帝以來的漢代君主,表面上雖仍保留著獨尊儒學的空架,但骨子裡卻充滿了陰陽讖緯,神仙方術。如武帝好神仙,成帝學煉丹,王莽尊圖讖,光武奉占侯,而明帝夜夢神仙,才遣使去西域求佛法。所以在這樣一個儒學空虛,道家蛻變的時代,印度佛教要圖存發展,便只有與神仙方術結合。從而這時西來的名僧,便都是擅長術數。如譯經大師安世高所譯的三十餘部經中,著名的如安般守意陰持入,大小十二門,地道,禪行想法等經,便都是屬於小乘的禪觀修行,正好和當時的神仙方術連成一氣。

  以《安般守意經》來說,它是當代最流行的一本禪經。而所謂安般守意,依該書的解釋是:

  「安名為入息,般名為出息,念息不離是名為安般。守意者,欲得止意。在行者新學者,有四種安般守意行....何等為四種,一為數(數呼吸),二為相隨(順著呼吸),三為止(心念專一),四為觀(返觀內視)。

  從這段記錄可知安般守意乃是由呼吸的方法,打消意念而入禪定,這自然與中國的方士吐納,及道士的行炁之法有些類似,從而也說明大致東漢以來的禪法,基本不外于安般守意。安世高教人所習的禪,便是行安般。世高傳給陳慧,陳慧再傳給康僧會,便構成了安般禪法的系統。這一系統主張行安般可以成神,與神仙家養氣成仙之說完全一致,因此在當時極為風靡。



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

《碧岩錄解》第八十九,雲岩問千手觀音



雲岩問道吾禪師:大悲菩薩,用許多手眼作什麼?
道吾云: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。
雲岩云:「我會也。」
道吾云:「汝作麼生會?」
雲岩云:「遍身是手眼。」
道吾云:道即太煞道,只道得八成。
雲岩云:師兄作麼生?
道吾云:通身是手眼。

  唯心的思想,以宗教的形式出現,此即是印度的大乘佛學。本來,這門思想的宗旨是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」換言之,人對於外界客觀事物的認識,乃是透過意識觀察,掌握它變化的規律,最後才來達成一種主觀的認知,以理解事物存在的法則。但隨著佛教逐漸的深入民間,這門思想也隨之質變,「心」的意義開始被無限放大,其中觀察、歸納、分析的「識」的部份不再,結果便是完全脫離實體世界,進入虛擬實境的一種空泛想像

  從識的角度看,唯心其實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,由於人本身是主觀的,那麼人要如何才能夠客觀地觀察自己?

  觀察自己,不能從自己著手,所以只有超越自己,超越眾人,從最大的一個範圍內的共同價值來反求諸己,這就是世界和它的普世價值。如此一來,就像雲門說的:「認識自身,亦即是萬物自身。」一個人看得見自己,就能看得見世界,反之亦然。百丈禪師說:一切語言文字,俱皆宛轉歸於自己又說:「世界如大鵬振翅俱動,又如帝釋網珠光影重重,棒頭如何打得著它?手眼如何摸得著它?但此世界,俱皆宛轉歸於自己,打自己即打得著,摸自己即摸得著。說來也就是這個意思。所以雪竇禪師頌曰:

  遍身是,通身是,拈來猶較十萬里。
  展翅鵬騰六合雲,搏風鼓浪四溟水。
  是何埃壒兮忽生?那個毫釐兮未止?
  君不見,網珠垂範影重重。
  棒頭手眼從何起?咄!


  頌詞分兩部份,前面四句為一部份的意義是好的。遍身是手眼,通身是手眼,用來作什麼呢?用來看自己、摸自己。換言之,自己要看自己太難,非得要通身是手眼不可。這樣看見了自己以後,那就是〈拈來猶較十萬里〉,〈展翅鵬騰六合雲,搏風鼓浪四溟水〉。四句後為一部份就不好了:為什麼忽生埃塵(埃壒)蒙蔽了眼睛呢?為什麼斤斤計較貪多務得,不止毫釐呢?看到沒,世界這麼大,你想摸摸不到邊,想看看不到邊,你又從何摸起,從何看起呢?唉!


>點此獲取免費電子書< 

2017年4月5日 星期三

【智慧語錄】精選(四)

1. 「太過在乎,會讓你失去了自己,人生的第一課,就是學習接受,而每個人的必修課,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價值」-#林志玲 #台灣名模

2. 「愛是一個靈魂住在兩個身體裡。」-#亞里斯多德 #古希臘哲學家

3. 「地球之所以是圓的,是因為上帝想讓那些走失或者迷路的人能夠重新相遇。」-#張愛玲 #知名小說家

4. 「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,其實是自己站歪了。」-#幾米 #知名插畫家

5. 「人在有閒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。手腳相當閒,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。」-#梁實秋 #知名作家

6. 「我們生活的每一天,都在穿越時空,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其所能,珍惜這趟不凡的人生旅程。」-#真愛每一天 #電影

7. 「謙遜基於力量,傲慢基於無能。」-#尼采 #德國詩人

8. 「如果不斷苦練,運氣也會站在你這邊。」-#王貞治 #棒球全壘打王

9. 「別害怕三振出局,而隱藏自己潛在實力。」-#貝比·魯斯 #美國棒壇名將

10. 「愛,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,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,欣賞那個並不完美的人。」-#霍爾的移動城堡 #宮崎駿動畫




《碧岩錄解》第八十八,玄沙接物利生


福州玄沙禪師示眾云:「諸方老宿,盡道接物利生,忽遇三種病人來,作麼生接?患盲者,拈錘豎拂,他又不見。患聾者,語言三昧,他又不聞。患啞者,教伊說,又說不得。且作麼生接?若接此人不得,佛法無靈驗。」
僧請教雲門。
雲門云:「汝禮拜著。」僧禮拜起。雲門以柱杖柣,僧退後。
雲門云:「汝不是患盲。」複喚近前來。僧近前。雲門云:「汝不是患聾。」
雲門乃云:「還會嗎?」僧云:「不會。」雲門云:「汝不是患啞。」
僧於是有省。

  問如何接引盲聾啞者,玄沙的說法讓人想起一則有關愛因斯坦的故事。這是在愛因斯坦還在念小學的時候,有天上課,老師說道:神愛世人,那麼世間應該沒有壞人,沒有邪惡。現在世上有壞人有邪惡,所以說明神不存在。這時愛因斯坦舉手發言道:老師:寒冷,是因為缺少熱;黑暗,是因為缺少光。有寒冷和黑暗,不代表說沒有熱和光;同樣邪惡是因為缺少愛,所以不是沒有愛。世上有邪惡正說明愛的存在。

  玄沙懂不懂這道理不知道,但雲門是知道的,所以他的回答是:世間沒有盲聾啞之人。不料這問題沒完,到了雪竇手裡,答案又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,變成是:世上都是盲聾啞者:

  盲聾喑啞,杳絕機宜。
  天上天下,堪笑堪悲。
  離婁不辯正色,師曠豈識玄絲?
  爭如獨立虛窗下,葉落花開自有時。
  複雲:還會也無?無孔鐵錘。

  離婁眼力天下無雙,師曠耳力冠絕當代,那又如何呢?人類的感官再強,能強過動物嗎?不用心悟,五官再全也形同盲聾喑啞。不如我在這裡遠離是非,看世事葉落花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