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邦廉 解禪說道話易經

張邦廉 解禪說道話易經

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

【張邦廉老師說道】- 《道德經》第五十八章


其政悶悶,其民淳淳;
其政察察,其民缺缺。
禍兮,福之所倚,
福兮,禍之所伏。
孰知其極?其無正也。
正復為奇,善復為妖。
人之迷,其日固久。
是以聖人方而不割,
廉而不劌,
直而不肆,
光而不耀。

說明
    為政者悶頭苦幹,民風就淳樸敦厚。
    為政者精明苛刻,民風就淡漠疏離。
    禍兮,福之所靠;
    福兮,禍之所藏(注一)。
    誰知道最終的結果呢?未來不是絕對的。
    有時正常,有時反常;有時受益,有時傷害。
    人們的迷惑,已經很久了。
    所以聖人內在方正,但處事圓融(注二)。
    廉潔自持,但不自視清高(注三)。
    言行直率,但不會肆無忌憚。
    懸如日月,但不會耀眼奪目。

注一:禍與福之間的關係十分複雜,但如果說以「因果關係」來涵括,恐怕就有欠思慮。原因是「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」,人在禍福之間,並非是沒法主動,而須完全聽天由命的。比如有些作為可以轉禍為福,但也有些作為會轉福為禍,這種禍福和因果就沒關係。《韓非子,解老》說:〈人有禍則心畏恐,心畏恐則行端直,行端直則思慮熟,思慮熟則明事理。〉這是轉禍為福。又說:〈人有福則富貴至,富貴至則衣食美,衣食美則驕心生,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。〉這又是轉福為禍,無論是那一種情況,都不是出於因果關係。
注二:稜角割人,圓則不割。聖人方而不割,指內在方正,但處事圓融。
注三:「劌」,亦傷也。廉而不劌,是清廉自許但不自命清高。

發表您的看法歡迎加入【張邦廉 解禪說道話易經】粉絲團,我們一起來討論。



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

【張邦廉老師說道】- 《道德經》第五十七章


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,
以無事取天下。
吾何以知其然哉?以此:
天下多忌諱,而貧彌貧;
民多利器,國家滋昏;
人多伎巧,奇物滋起,
法令滋彰,盜賊多有。
故聖人云:
「我無為而民自化;我好靜而民自正;
我無事而民自富;我無欲而民自樸。」

說明
    循正道治國,出奇謀用兵,
    以追求天下太平的理想境界。
    我如何知道的呢?是因為:
    天下的管制愈多,控制愈嚴,百姓若安份,結果就愈窮;
    而若不安份,民眾愈有力量,國家反而愈昏亂;
    民眾愈有技巧,違反犯紀的行為反愈增多;
    法令因此愈訂愈細,盜賊也因此愈聚愈多。
    所以聖人說:
    「我無為而人民會自主,我好靜而人民會自正;
    我無事而人民會自富,我無欲而人民會自樸。」

注釋

這幾句聖人說,其中「無為」和「無事」意思是叫政府管好經濟即可。「好靜」像在說「當家不鬧事」,而「無欲」則有「清廉」的味道。

全文未完!【張邦廉老師說道】為你帶來老子新解。發表您的看法歡迎加入【張邦廉 解禪說道話易經】粉絲團,我們一起來討論。

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

【張邦廉老師說道】- 《道德經》第五十六章


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。
塞其兌,閉其門,
挫其銳,解其紛,
和其光,同其塵,
是謂玄同。
故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;
不可得而利,不可得而害;
不可得而貴,不可得而賤。
故為天下貴。

說明

  本章看起來簡單,意思卻讓人不明所以。原因如下:

一、  本章談的內容是「道」,否則就不會有所謂的「玄同」,這應該是很明顯的。問題如果是道,道是老子自己的主張,為什麼要「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」呢?如果知者不言,那麼前面說的那些道又是什麼呢?

二、  從常理判斷,「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」,一般都是旁人去說前人、或他人的東西,誰會對自己的東西說這樣的話呢?所以同樣的話莊子或許能說,但老子說豈不是自打嘴巴?


三、  更何況,文中有很多拼湊的部份。譬如「塞其兌,閉其門」,這從前面第五十二章知道,其對象是「人」。然而接下來話鋒一轉,「挫其銳,解其紛」,卻又變成是針對「道」了。試想:道還須要閉什麼門呢?況且一個對象是人,一個對象是道,不同的兩種性質卻又合起來叫「玄同」,這又是什麼道理?

四、  所以文中用「塞其兌,閉其門」,顯然,這是為了替後面要說的「不可得而親,不可得而疏」鋪路,可如此一來,聽來卻更像是完全在說別人的東西了。誰會對自己的東西說要它「閉門」,以致於「不可得而親」呢?

  由此我個人猜想,本章應是後人拼湊莊子和老子所得的一篇偽作


全文未完!【張邦廉老師說道】為你帶來老子新解。發表您的看法歡迎加入【張邦廉 解禪說道話易經】粉絲團,我們一起來討論。